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高凯)1月20日晚,田沁鑫话剧《北京法源寺》在国家大剧院再度登台。奚美娟、周杰、贾一平、方旭及一众原班明星演出阵容再度聚首。
在戏中,田沁鑫以角色发声,与历史来了一次隔空对话,而演员们也用各自精湛的演技,诠释出形形色色的“戊戌众生相”。
“庙堂高耸,人间戏场;敲锣唱戏、法海真源”,这是田沁鑫对《北京法源寺》的注解,她将“弥彰丛生”的戊戌年间这段历史抽丝剥茧,又将捋出来的线头巧妙编织,将历史中不辨真伪的人与事套进一座寺庙中,从众说纷纭的典籍和传说中找寻属于历史真相的蛛丝马迹。透过法源寺里一个参禅悟道的小和尚的无限遐想,让本就不该沉寂于历史尘埃、对中国前途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晚清人物重新出现在观众面前,赋予他们每个人话语权,任由他们对着观众呼号、上演一场激烈的、能够决定晚清以及中华命运的争辩。而他们却并不是要辩出个是非曲直公道人心,而是在人物各自的辩白与阐释中,提醒我们也可以开始设身处地思考、思虑、思想,通过自由的想像,生发自己对那段历史的切身感受。
这部剧的编剧、导演田沁鑫介绍:“《北京法源寺》里牵扯到宫廷权贵、名士知识分子和寺庙里的和尚,三个人群、三种空间。在创作时我也想到了尽可能地不要笼统和正统看待这些历史上的政治家,希望把他们放到一个客观的位置上来讲述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认识和坚持。同时,在人性上面,我也尽可能地向中国戏曲学习诗化的语言以及节奏精神,不是断章取义地去连接。”
在首轮演出后,《北京法源寺》收获了大量好评,田沁鑫感慨:“其实我这出戏现在有百分之九十的好评,有百分之十的不喜欢,已经让我很满足了。为什么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在说好,是因为它的成功在于,观众看到了中国历史剧里面产生的复杂性。当复杂性出现后,就对中国人起了‘神经作用’。其实有的观众也不见得懂戏里面说的到底是什么,但是他最终获得一个神经性的感动。我觉得那个神经性就是中国这个大国的文明本身具备着中国人民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出来了,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而不是空洞的、形式感的或者高大上的。”
在话剧《北京法源寺》的原著小说中,李敖先生引经据典展开想象,将戊戌年间维新变法写得洋洋洒洒天马行空,没有传统叙事的章法却酣畅通透。写历史小说难,将小说从“无形”塑为“有形”则是难上加难。对原著的理解、对历史的尊重、对舞台的把握、对观众的负责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导演要面对的。
《北京法源寺》到了田沁鑫手中,可以说是“推倒重来”。她带着不单单是自己,更是许多人对历史的疑问,亲自带着助手查阅大量史料,潜心做了详实的“案头工作”,直面存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光绪和康有为的会面聊了什么?列位清廷肱骨重臣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如何?诸君子密谋“围园劫后”、袁世凯的心腹徐世昌是否在场?光绪的密诏是否为真?袁世凯是否出卖了戊戌六君子,从而将势态推向了无可挽回的地步等等一系列问题。最终,田沁鑫选择用充满戏剧性的表述方式,透过精挑细选的演员之口,在短短的维新百日中,遴选出最具戏剧张力的十天,让人物自己把故事讲给观众听。
作为这部戏的“掌舵”,为了让观众看得过瘾、痛快,田沁鑫不仅“为难”自己,也颇“难为”了一把包括诸多老戏骨在内的演员。
海量的、富有思辨色彩的台词是田沁鑫给演员们出的第一道难题。在理解角色的前提下,演员们既要熟记台词,又要将台词说得铿锵押韵、掷地有声。
配合着戏剧节奏,演员们在超高密度的语言交锋中偶有“金句”蹦出,也令人在“烧脑”之作的体验中能够心领神会、会心一笑。
由奚美娟饰演的、被众位老臣合声称为“一个非凡的女人”的慈禧,逻辑缜密政治天赋极高,也会面不改色的“冷”观众一下:“同意!但不能同意更多。变法,要变,无有死者,不以图后起。嗯,你们死的理由找到了。”
而光绪会见“当属宰相之才,却无奈沦落‘体制外’”的康有为的一段戏,则有了如下令人忍俊不禁的对话:“康有为:‘我的长相,让您失望了?!”光绪:‘你颜值,的确不高。’”田导让最终选择“殉”的谭嗣同开宗明义道出:“勘破生老病死,勘破政治棋局,勘破人伦俗世,勘破道德文章,勘破社会伦纲,勘破历史千载,勘破宇宙万象。”却也能时不时冒出“你是一个袁大头,是一块钱!”“多么可怕的一个造型。”“一个秘书的决定,有时会影响领导一生”等“神补刀”,令观众叫绝的同时又回味无穷。 据悉,《北京法源寺》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将持续至1月31日,错过首演的观众就请走进剧场跟着田沁鑫一起回味历史,感悟当下。
|